旧版回顾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高质量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教师发展->高质量学习->正文

高质量学习系列谈 2.学习是物理反应还是化学反应?

时间:2017年05月11日 00:00    来源:平冈中学    作者:平冈中学    阅读:

学习是物理反应还是化学反应?

上周四,中国教育学会“高质量学习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深圳大学硕士生导师、平冈中学校长刘静波在《晶报》首开专栏谈《什么是学习?》深受读者欢迎。今天,刘校长的专栏继续与您见面了,他深入浅出地再次与探讨什么是高质量的学习?敬请关注。

“要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里隐含了一个观点:学习就是知识的传递,是知识的搬家,学习是一种物理反应,是知识的机械运动,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里、书本中搬运到学生头脑里。

大部分老师、家长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比如,老师们强调知识点要讲清讲透,要训练到位,要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考试就是与标准答案做对照,评价的是知识搬家的效果。因此老师的关注点是知识,思考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快速高效地把知识原封不动地搬到学生头脑里去,这样我们也明白了很多老师改变不了讲授、灌输行为的原因。家长也是这样对孩子讲:“你有没有记住”、“这个答案对不对”,这话语背后也是认为学习就是知识搬家。

这个观点是有理论支撑的,它就是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大脑是存放信息的仓库,信息是分门别类存放在仓库里,有用的信息就是知识。因此,信息加工理论就研究知识是如何分类的、知识是如何存放到大脑中去、知识怎么才能存放得更久、知识怎么提取出来等。这里用建房子来比喻更容易明白,信息加工理论就是在大脑里建房子的过程。不同的知识类型就是建房子的材料,好比是砖头、钢材、水泥等,所以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先准备材料的过程,先把知识搬进大脑中去,第二步再在大脑建成一所房子,这房子就是知识结构,有了知识结构信息就可以存放得更久,并且容易搜索、提取相关知识。

但这种理论的不足把学生当成一个被动的容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这样,新的理论登场了,它就是建构主义。根据建构主义的说法,学习是外界的信息与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发生交互作用而形成个人的独特认知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如果学习当成物理变化,只管往学生脑里塞东西就可以,因此,把学习当成一个死记硬背的过程,换句话说把知识A扔进学生脑袋里面,学生脑袋里面就是知识A。根据建构主义,你扔进去A,学生马上要做自己的解读、判断、分析和推理,就变成了B。因此,真实的学习是化学变化,是教师讲的东西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东西联接并形成一个新东西的过程。因此,学生原有的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原有知识准备不足,新的学习就显得困难重重,甚至不能发生。

根据建构主义,要在学生头脑中建构成同样的知识那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原有经验、原有知识是不一样的,如果与新信息发生反应,反应后每个学生新生成的知识就是不一样的。但问题在于,很多时候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达到一致性,否则,这样教学的目标就没达成。因此,学生要做到一致性,就必须让学生原有的知识基本达到一致性。学生如何建构新的知识?如何达到原有知识一致性?这就是高质量学习要研究的问题,已经研究出的前概念转变技术、补缺技术、知识的生长技术能提高学生知识建构的质量。

学习是物理反应还是化学反应.jpg